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时强调:“希望你们继续讲好身边的生动故事,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核心是人,关涉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做好城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安全、更舒心、更美好。
这就必须持续探索城市管理与服务的创新路径,以绣花般的细心、耐心与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让“民生愿景”化为“幸福实景”。多措并举、精准精巧,从民生实事着手,在城市肌体的细微处着眼,加强城市“全生命周期”精细化治理,大街小巷的环境就能更宜人,千家万户的生活就能更美好。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如今,从博物馆到图书馆,从演艺活动到展览展出,从发展文化产业到推进文化惠民……城市文化地标不断涌现、文化服务设施持续完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参与热情持续,以文塑城、以文惠民正释放积极效应。
人民对有品位的城市文化需求更加旺盛,对优美人文环境、优质文化服务、文化活动的期待更加迫切。让城市成为老百姓宜居宜业的乐园,就应通过提供高质量文化产品、文化设施、文化空间、文化活动,以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来源:三明日报(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