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管前镇皇山村: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殡葬-凯发k8官网

凯发k8官网-凯发k8官网登录入口  
最新要闻    图片新闻    公告公示    文明创建    志愿服务    未成年人    专题集锦   评论博文   讲文明树新风   文明播报    县区动态    魅力三明    三明人文        他山之石        道德模范      我们的节日   
  您所在的位置:凯发k8官网-凯发k8官网登录入口 > 讲文明树新风
尤溪县管前镇皇山村: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殡葬
[尤溪县管前镇皇山村]         2024-12-13 10:52:00        字体显示:

  推进移风易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为引导广大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培育文明新风,进一步推动三明市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今日起,“文明三明”微信公众号开设【深化移风易俗 倡导文明新风】专栏,深入挖掘三明各地移风易俗好的经验做法和优秀典型案例,宣传推广经验做法、推动形成示范效应。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

尤溪县管前镇皇山村

看他们如何

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殡葬

  尤溪县管前镇皇山村历史文化厚重,民风淳朴,祖祖辈辈传承着祖先留下的传统礼仪文化,有着较完整的喜丧习俗,形成浓厚的民俗民风,被誉为礼仪之乡。但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皇山村的喜丧礼仪基本都是各族、各房祖辈传承下来的,出现同村不同礼的尴尬现象,各族群之间都把各自祖辈遗传的东西视为至宝,有着不同的风俗礼仪,特别是在丧事礼仪表现尤为突出。为此,皇山村先以皇会自然村为试点开展以喜丧礼仪改革为重点的移风易俗文化改革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并逐渐在全村范围内进行推广,最后形成统一的标准。

加强组织建设,推动改革进行

  为推动移风易俗改革的进行,皇山村成立由村党支部支委、老龄协会主要领导、各族各房有威望的村民代表等组成民俗改革小组。通过多次召开改革小组座谈会,对皇会自然村的喜丧礼仪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研究,确定改革方案,并制定出《皇会村关于喜丧礼仪的有关规定》,最后经过各族系代表扩大会的通过,形成村规民约,在皇会自然村试行;试行取得良好成效,逐渐将这一村规民约在初石坑、山镇洋等自然村进行推广,最终实现了喜丧礼仪的全村统一。

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办丧新风

  一是纠正皇山村丧服祭奠礼仪中一些不合礼制的做法,取消一些不合时宜的繁俗缛节,去繁就简。如丧事原来用白粿、糟菜、肉,“盘”用白粿、糍粑、香糕等实物回礼,现全部改为现金回礼;取消丧事宴席中水果、鸡胗、鸡爪等食物的打包习俗,把宴席上的全鸡全鸭改为鸡鸭拼盘。

  二是大场面得到适当的控制,减少丧事的参与人员,减轻治丧的经济压力。皇上村陈斐家庭属于相对困难家庭,2021年陈斐父亲去世的时候就按照新规治丧,以本族群人员为主,其他族群不参与只随礼,治丧参与的人数刚好可以将整场丧事顺利进行,宴席桌数控制在六桌左右,也不会造成铺张浪费,减轻了死者家属的经济压力,同时也可以将葬礼举办的暨隆重又不奢华。

  三是缩减丧事时间。按照习俗,皇山村治丧通常需要进行三天左右,俗称大场;按照改革新规,将治丧时间缩短控制在一天一夜。除一部分长寿老人以及儿孙满堂或几世同堂的老人去世会遵循旧俗办大场外,一般村民家中治丧都控制在一天一夜。

  皇山村通过喜丧礼仪的改革,既保护和传承了优秀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实现了乡风文明的与时俱进,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来源:尤溪县管前镇皇山村

 
 好 人 榜          更多>>
 
图片1.jpg
 
龙荣根.jpg
图片1.jpg
 
王贵珠正像.jpg
   创 城 简 报     更多>>
创城简报2012年第25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4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3期
创城简报2012年第22期
 创建工作交流        更多>>
创建工作交流2016年第1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4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3期
创建工作交流2014年第12期
主办单位:中共三明市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凯发k8官网的技术支持:
网站地图